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赛事活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审批备案赛风赛纪分级监管等方面,核心依据为《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31号)和《体育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2024年施行),具体要点如下:
一基本原则与监管框架
1. 办赛原则
赛事活动须遵循合法安全公开公平公正诚信文明绿色简约廉洁的原则。
2. 分级分类管理
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全国监管,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监管。体育协会(如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按章程承担组织服务和规范职责。二申办与审批要求
1. 国际赛事审批
太阳成集团tyc122cc需报批的国际赛事包括:奥运/亚运资格赛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锦赛世界杯等)涉及敏感区域的赛事等,须列入总局外事计划并报国务院或总局审批。地方主导的国际赛事由地方外事部门审批,但需向总局备案。申办时限:国际赛事至少提前60日提交申请。2. 高危险性赛事许可
登山滑雪潜水等高风险项目需行政许可。组织者需提交风险评估熔断机制医疗保障方案等材料。地方体育部门30日内完成实地核查并批复。3. 简化审批范围
除国际赛事高风险赛事及法律特殊规定外,总局一律不做审批。商业性群众性赛事推行属地“一站式”联合服务机制。三安全保障与熔断机制
1. 主体责任
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需签署书面协议明确安全责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场地器材符合安全标准。2. 熔断机制
组织者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及熔断机制,遇突发风险(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立即中止赛事。3. 保险要求
政府主办赛事需购买公众责任险,鼓励其他赛事为参与者购买意外险。四赛风赛纪管理(2024年7月起施行)
1. 违规行为界定
包括操纵比赛消极参赛年龄造假赛场暴力发表不当言论等。2. 处罚措施
运动员/教练员:禁赛取消成绩终身禁赛等。裁判员:取消执裁资格撤销技术等级。组织单位:按《体育法》第113条处罚,涉事人员移送司法机关。3. 教育预防
建立赛前教育准入制度,将赛风赛纪纳入入队参赛审核条件。五赛事名称与等级管理
1. 命名规范
非全国性赛事不得使用“中国”“国家”“国际”等字样。禁止使用宗教政治敏感词汇(如“一带一路”需按政策规范使用)。2. 运动员等级赛事
需公开赛事名录(如2025年等级赛事名录备案制)。国际比赛成绩按“一赛事一备案”追加等级认定。六地方实施细则
以广东省为例:
明确7类赛事审批流程,高风险赛事需提交“四方案一报告”(组织安全医疗应急方案+风险评估)。商业性赛事实行属地备案,简化群众性赛事手续。附:违规处理流程
| 主体 | 处理措施 |
|-|-|
| 运动员/教练员 | 禁赛取消成绩终身禁赛 |
| 裁判员 | 禁止执裁撤销等级连带禁办赛事(推荐单位4年内禁赛) |
| 赛事组织者 | 行政处罚(按《体育法》第113条) |
| 公职人员 | 玩忽职守者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